聽力損失是衰老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嗎?
醫生、社會大眾,甚至一些聽力學家認為聽力損失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例如會使用過時且不準確的描述詞“老年性聽損”和“與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
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損失肯定很常見,但對老年人中常見的其他疾病的分析、過去對未暴露在噪音環境的人口之聽力研究,以及最近的一些研究都支持這個結論。即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損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是時候淘汰過時的術語並用“社會學”來代替日常生活中接觸噪音造成的聽力損失,或“老年人因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
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的不良情況是不可避免的,那麼試圖阻止它是沒有用的。但是,如果這種情況很容易預防,則可能值得一試。與衰老常見的許多疾病(肌肉無力、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不同,預防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既簡單又便宜。只需避免接觸噪音,離開嘈雜的環境,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請使用聽力保護裝置。

正常或健康老齡化的目標被稱為“壓縮發病率”或“平方生存曲線”。雖然衰老的生物學基礎仍不清楚,但根據基於細胞和亞細胞結構隨時間發生的遺傳或生化變化的理論,衰老本身是顯而易見的。體重增加、頭髮變薄變灰、皮膚皺紋、聽力惡化,最終離開。但飲食、鍛煉、社會關係和一點點酒精似乎可以延長健康的功能壽命。問題是:什麼是正常老化,什麼是異常老化?肌肉無力、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並不是正常生理衰老的必然現象。聽力損失也不是。
預防的重要性
聽力損失的影響被低估了,因為它是一種看不見的障礙,通常退休後才變得明顯。經濟影響很小,因為聽力損失者可以彌補他們的聽力損失並輕鬆保持他們的獨立性。大多數人認為聽力損失是良性的。

其實不然,聽力損失會加劇社會孤立,並與抑鬱、失智、跌倒和生命密切相關。助聽器是聽力損失的唯一治療方法,但由於污名化和費用,只有少數需要助聽器的人有配戴。
噪音與聽力損失最相關。噪音暴露對聽覺損傷的最佳類比可能是陽光照射對皮膚的損傷。噪音會損害脆弱的耳蝸結構,包括毛細胞和突觸。如果沒有過多的噪音暴露,聽力仍然不會減弱。
有什麼證據表明聽力損失不是正常生理衰老的一部分?1960 年代發表的少數研究旨在確定老年性聽損的閾值變化,發現聽力在未暴露於噪音環境的人群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最為人所知的可能是 Rosen 等人的研究,他發現蘇丹馬班人口在 80 歲時在4,000 Hz下的聽力僅下降 9 分貝。其他人研究了班圖人和喀拉哈里布須曼人。正如 Jarvis 和 Van Heerden 在談到布須曼人時所說的那樣,“最驚人的發現是即使在老年時也沒有老花眼。”多數研究都表明,在沒有接觸過大聲音的人群中,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最小。

聽力損失不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的觀點得到了其他幾條證據的支持,每條證據都基於多年來發表在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上的大量研究。數十年的研究將職業噪聲暴露與聽力損失聯繫起來。從生命的第二個十年開始,女性的聽力比男性更好,因為接觸槍械、電動工具和嘈雜音樂的噪音更少,然後職業噪音接觸更少。研究表明,不同人群(例如城市和農村)的聽力損失患病率存在差異,這表明環境因素會導致聽力損失,而不僅僅是時間的流逝。人類和動物研究皆然。
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損失不是正常衰老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會影響,即因終生接觸噪音而導致的噪音性聽力損失。血管疾病會影響聽力,耳毒性藥物、耳部感染、耳硬化和許多其他因素也會影響聽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損失的主要原因是噪音暴露。是時候取消“老年性聽損”和“與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這兩個術語,而改用“老年性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了。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發現,在 20-69 歲的美國成年人中,幾乎 25% 的人患有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其中 53% 沒有明顯的職業暴露。日常生活中過量噪音的來源包括家用電器、電動工具、電影、酒吧、餐廳、生日派對和婚禮等慶祝活動、音樂會和俱樂部、體育賽事以及個人音響系統的使用。這些以及來自許多其他來源的噪音暴露解釋了CDC的調查結果。

讓世界變得更安靜並不難,但首先我們需要明白,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損失是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而不是正常衰老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源頭控制噪音是最好的——調低放大聲音的音量不需要任何費用。但執行現有的噪音條例或立法會有所幫助。